人防區內按能否滿足防毒要求分為清潔區和染毒區。清潔區是戰時掩蔽人員和物資的主要區域。染毒區一般在人防工程口部承擔隔絕、排除和過濾外界毒劑的作用,另外人防電站發電機室、醫療救護站分診室、專業隊車輛掩蔽區域在功能上允許染毒的防護空間也設在染毒區。
一般人防工程中最后一道密閉門以內的區域為清潔區,防護密閉門與最后一道密閉門之間的區域為染毒區(戰時通風系統中從懸板活門到最內側手動密閉閥之間的區域為染毒區)。染毒區和清潔區是人防防護區內相互封閉的區域,染毒區主要包括擴散室、密閉通道、防毒通道、洗消間(簡易洗消間)、濾毒室,記住這些部位可以幫我們快速確定染毒區位置。一般人防工程中染毒區的面積相對較小,找到染毒區后人防區內剩下的就是清潔區了。
分隔染毒區和清潔區的隔墻就是密閉隔墻。密閉隔墻承擔防毒作用在人防規范中對密閉隔墻有不少嚴格的要求。如人防設計規范3.2.13條(強條)規定:“在染毒區與清潔區之間應設置整體澆筑的鋼筋混凝土密閉隔墻,其厚度不應小于200mm。當密閉隔墻上有管道穿過時,應采取密閉措施。在密閉隔墻上開設門洞時,應設置密閉門。”